Search

這篇文章是對重量級創投的訪談,值得一讀。

"所以這是個餓死或飽死的產業。如果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篇文章是對重量級創投的訪談,值得一讀。

"所以這是個餓死或飽死的產業。如果你投資了 Google 以及 100 個輸家,你非常的成功。如果你不投資 Google 然後投資了 100 個輸家,你糟糕透頂。唯一決定你的表現的,其實就只有你是否投資了 Google。

可是困難在你不知道 Google 在哪,何時會出現。為何 Google 很難判斷?有好幾個理由。記得 Google 是 1999 年出現的,當時大家都認為泡沫近在眼前。所以你不可能在 1999 年投資一個賠錢、估值很貴而且由兩個自大的人經營的網路公司。

其次,Google 是當時第 35 個搜尋引擎吧。過去 6 年已經有很多搜尋引擎了,其中很多還是大的上市公司。Yahoo, Lycos 等。所以 Google 其實是遲了。

當然,現在我們知道 Google 雖然遲到,但產品卻好非常多。所以像我的朋友 Peter Thiel(按:Paypal 創辦人)曾說:重點不是誰第一個到市場,而是誰能走到最後。你希望是走到最後的那間公司,所以你想打敗所有的競爭者。"

"主要是它「有用」(works)。以前的搜尋引擎,大部分找到的資訊都沒有用,都是雜訊。結果使用者也習慣了無用的搜尋結果,習慣了要看完前 100 個搜尋結果才能找到想要的。

如果你懂這方面,而且看到了 Google 的早期版本,把 Google 跟競爭者比較就會發現差異。搜尋結果的差異非常清楚。這樣你也會知道人們將會更加常用 Google,而不是其他的搜尋引擎。因此如果你是資訊科學家,比別人早接觸到 Google,你就知道他們用完全不同的搜尋邏輯。就是後來的 "Page Rank",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突破。但這必須要非常貼近公司才能看到,很難從外部得知。

許多人錯過了 Google,是因為他們沒有仔細看其中的細節。但細節非常重要,因為細節影響重大。"

"對啊。你得在不知該如何獲利下決定投資他們,因為他們還沒想到第二部分。後來他們想到了。我常說我們活在多個平行宇宙之一;我們知道這個宇宙裡哪些成功了,但在其他宇宙裡 Google 永遠沒想出如何獲利。或者是燒光錢了,假如它永遠沒想到關鍵字廣告的話。

這也是為何我們得謙虛--知識是有限的。不過反過來說,這也表示如果你在一個你完全了解的領域工作,或是只投資在一個回報很清楚的項目的話,那就什麼都得不到。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。

很多人不知道,Google 一度是很願意被買的。好幾個大公司都有機會用很低的價格購併 Google。這樣的話 Sergey 跟 Larry 可能今天就只是 Yahoo 裡的高階工程師了。命運的轉折。"

https://yowureport.com/%E7%9F%BD%E8%B0%B7%E7%9F%A5%E5%90%8D%E5%89%B5%E6%8A%95-marc-andereessen%EF%BC%9A%E6%A9%9F%E6%9C%83%E5%9C%A8%E6%96%B0%E8%88%88%E5%9C%8B%E5%AE%B6%E3%80%81%E8%BB%9F%E9%AB%94%E3%80%81%E5%89%B5%E6%A5%AD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歡迎多討論
View all posts